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微信公众号

搜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邮编:610021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41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
>
>
关于《影像见证汶川涅槃》展览(画册)成功举办和领取感谢信、入选证的公告

关于《影像见证汶川涅槃》展览(画册)成功举办和领取感谢信、入选证的公告

作者:
来源:
2011/06/25
浏览量

  为展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反映全国各行各业无私援助的高尚风格,展示灾区人民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影像见证汶川涅槃”纪实摄影作品展览并于2011年3月25日向社会各界发出征稿启事。我省摄影家积极响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情参与,踊跃投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的庄严使命。

  2011年5月7日上午十点半,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影像见证汶川涅槃”纪实摄影展在繁华的北京西单文化广场隆重开幕,同时举行了同名画册首发式和向中央档案馆捐赠影像作品仪式。本次影展作品不仅展示了灾区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而且捕捉到了灾区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添了鲜活内容。此次展览通过设置在西单地区的900平方米的巨大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影像见证汶川涅槃》画册中收录的200余幅(组)照片。这些照片是中国摄影家时刻关注灾后恢复重建的倾情写照,通过“家园”、“生活”、“希望”、“大爱”四个部分,以重建前后的影像对比形式,用生动的影像故事展现三年间灾区人民生活的变迁,讲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见证灾区涅槃后的崛起,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是一曲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嘹亮颂歌。此次户外电子屏展示方式,打破了传统室内影展的静态性和被动性,生动的效果使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件摄影作品所蕴藏的力量。据悉,展览期间有超过200万人通过这个电子屏看到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的伟大成就。  

  在5月7日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影像见证汶川涅槃》的画册首发式。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前光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向中央档案馆捐赠影像作品,这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摄协举办的大型摄影展览作品再次被中央档案馆收藏。在开幕式结束后,李前光对四川的摄影家们说,这次的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四川的摄影家共同完成的,感谢你们在三年抗震救灾中作出的贡献。

  为表达对广大摄影家积极参与的感谢,最近,中国摄影家协会向所有投稿作者发出感谢信(感谢信附后),向入选作者寄发了《影像见证汶川涅槃》纪实摄影作品展及典藏画册《入选证书》。目前,感谢信和《入选证书》已经寄到省摄影家协会,并正在着手发放和邮寄过程中,为确保感谢信、入选证能及时准确发给大家,请有关作者及时与何军联系(电话:13708039027)。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2011年 6月25日

 

 

 

 “影像见证汶川涅槃”感谢信
         同志:
    为展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生动历程和巨大成就,讴歌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壮举,反映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共克时艰、无私援助的高尚风格,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影像见证汶川涅槃”纪实摄影作品展示活动。此次影像作品展示活动不仅记录了灾区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实现的历史性跨越,而且生动地反映了灾区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为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添了鲜活内容。此次活动的成果,是广大摄影家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隆重献礼。
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踊跃投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摄影家“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的使命。由于展览和画册的篇幅和容量有限,我们没有能够将全部来稿进行展示和利用,在此诚请您理解和谅解。
衷心感谢您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中国摄影家协会
                               2011年5月

 入选“影像见证汶川涅槃”纪实摄影作品展及典藏画册名单

  胡世模(一幅)     周晓东(一幅)    段雪朝(二幅) 
  董开国(四幅)     邓建新(一幅)    迟阿娟(一幅)
  陈  燮(十四幅)   陈 锦(一幅)   黄永明(二幅)
  兰   玲(二幅)   王开晋(一幅)   田捷砚(一幅)
  司京陵(五幅)     凌   弘(八幅)   李豫龙(一幅)
  魏志雄(七幅)     向远木(二幅)   杨 青(二幅)
  杨卫华(十一幅)   袁晓英(三幅)      陈述桃(一幅)
  邓  风(二幅)    何泽琼(一幅)   景长观(二幅)
  李隆德(一幅)    李明翠(一幅)   李 燊(三幅)
  廖文飞(五幅)     林兆贵(二幅)   刘应华(四幅)
  苏碧群(十一幅)   万燕明(二幅)   王达军(六幅)
  朱建国(一幅)     周金平(七幅)   袁义芳(三幅)
  鲜枋明(一幅)    李  涛(二幅)     黄永明(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