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王若一 兰玲)3月22日,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采风团B组的成员来到了彭州,第一站便是和汶川同在一条地震带上,距震中有40多公里的白鹿镇。
采风团一行在白鹿镇
这座极具法国风情的欧式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100多年前,来自法国的天主教的传教士在龙门山中,建起了一座纯粹的欧式建筑——白鹿书院,不幸的是,这座建筑在“5·12”大地震中毁于一旦。如今,不仅白鹿书院在原址上恢复重建,一幢幢欧式风格如童话般的村民新居——“白鹿民居”也在雁江河畔修建起来,还有一些乡村旅游酒店也正在打造中,这让摄影家们感受到了来自欧洲的异域风情。
在白鹿镇,摄影家们看见一只腰鼓队正在排练,欢快舞着腰鼓的人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成了这个小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瞬间,摄影家们的镜头都对准了这群欢乐的人们。
白鹿镇的腰鼓队吸引了摄影家们的镜头
从白鹿镇离开后,采风团一行又来到了彭州的下一站——新兴镇。新兴镇又名海窝子,它是古蜀文明发祥地,也龙门山脉诸镇通向坝区的咽喉之地,地震中,这个曾经繁华的山区集镇多处建筑被毁。在福建的对口援建下,新兴镇焕然一新,今天的海窝子老街被打造成了集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和湔江河谷水系为一体的古镇。
采风团一行在海窝子老街牌坊前合影
一座高大古朴的石牌坊映入眼帘,上面清晰地刻着“海窝子”三字。从石牌坊向街面放眼望去,只见街道两面古朴的木楼、青砖的墙面,一条蜿蜒小溪顺街而流,还有石桥、石狮子、古朴的店招,偶尔见到嬉戏的孩童、街边喝茶打牌的居民、屋前闲聊的老人,一切是那么悠闲、静谧、惬意。摄影家们不禁感叹,这真是四川人特有的悠闲生活的一个缩影啊!
摄影家们正在拍摄老街口悠闲坐着的老人
摄影家拍摄老街上正在闲聊的老人
老街上嬉戏的孩童
采风过程中,中新社图片总监毛建军说,经过这两天的拍摄,我们一路走来,虽然还能看到一些地震留下的痕迹,还能回忆起当时惨痛的场面,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重建后的新城镇、新农村、新羌寨,带给我的感受就是四个字——浴火重生。我感受得到这里的人们生活状态很幸福,我们所到之处见到的每一个人都那么的善良、好客,我想,这不仅体现了四川人特有的风貌,也是四川人经历这么大的灾难后,更加团结、更加珍惜生活的最好展示。
采风团一行在海窝子老街
(编辑 若一/摄影 司京陵、兰玲、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