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是我的职责
——记东方汽轮机厂摄影师谢瑞发
邓风
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使德阳汉旺镇几乎尽毁。地处汉旺镇的国有大型企业东方汽轮机厂也遭受重创,但东汽人所表现出大勇和敬业为国人所瞩目,厂宣传部职工谢瑞发就是其中一位。
5月24日,汶川大地震震后近两周,四川摄影家协会获悉,在地震中受重伤仍坚持拍摄的协会会员谢瑞发,在中江县广福镇治疗,秘书长贾跃红立即与协会驻会人员何军、四川摄影网编辑兰玲和记者一同前往看望。
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盆地一直是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中江地处川中丘林地带,气候更加闷热。我们见到58岁的谢瑞发老师时,他躺在广福镇乡间农家乐的简易棚内,正打着点滴,他的朋友镇上的乡间医生看护着他。我们的突然到来让他很吃惊,也很感动,泪水夺眶而出,努力想支撑起来。何军上前按住他说,我们昨天才知道你在这里养伤,协会说一定要尽快来看望你,你躺着说话。谢瑞发抓住贾跃红的手不住叹息自己的腰伤,“我如果没有受伤,不知要拍好多照片,给我们厂留好多珍贵的资料……,我就在现场,那房子垮得……”地震发生两周了,谢瑞发的情绪仍难平静,他向我们讲述了地震当天发生的情况:
5月12日下午,刚上班,我去部长那里交完材料,才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就地震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下午2点28分。我是亲自感受到了地震波的恐怖,太可怕了,嘟嘟嘟地响,象土行僧一样从地下就拱过来了,由北向南,人根本站不住,恐怖得要命。我就听见办公室的小赵在喊地震了,我也跟着喊,边喊边向办公楼大门跑去。跑到门口发现门变形卡着了,门外还掉下了不锈钢的构件横挡着,门内几个惊慌失措的女职工怎么也打不开,我冲上去也不知哪来的劲,拼命一拉,门居然开了,大家一拥而出,得以逃生,我在最后,跑出门时我只觉得腰上一麻,我估计是门回弹时把手撞上的,顾不得这许多,往坝子里跑去,外面已是乌烟瘴气,跑到天桥的时候,又大震了,地又开始摇,我只能爬在地上。旁边的围墙和楼房已经在垮了,看到垮啊!我当时就想,哎呀,我的相机没拿出来,又想这大楼里那么多人,垮了怎么得了?我的老婆在哪?大楼里陆续有人跑出,哭喊声,呼叫声响成一片,那情景你是没见到,吓死人。东汽厂领导这时出来了,真不错,很镇定地指挥疏散、救援,我已经来不起了,躺在草坪上动都动不得,腰上钻心地痛,我的相机还在办公室没抢出了,我咋个拍呢?躺在草坪上那个后悔啊。第二天,我借了二分厂同事的相机,我们李科长还对我说,老谢,算了麻,你还是老老实实地躺着。我想不行,一定要去拍,我搞摄影的,这是现场,是最原始的资料,不拍咋行呢?我必须要拍。
谢瑞发说起那时的场景还很激动,几次停下急促地抽泣,我不忍打断他的讲述,静静地听,听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也听他内心的宣泄。随后的两天,他靠吞吃过量的止痛片开始了拍摄,也可以说是悲怆的、撕心裂肺的拍摄。镜头里是他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废墟,废墟下有他的同事和朋友,生死不明。我想,他身上应该有比其他摄影人更深厚的悲悯与责任,是更大更广更疼的爱怜在支撑他。他从汉旺拍到德阳,又从德阳城里拍到绵竹,又从绵竹拍到受灾的乡镇,到后来请了两个朋友驾着他拍摄,直到彻底躺下前拍了近500张片子。他对我说:“如果那天我还有劲,能坚持的话,还想上山去拍,那里面也遭灾了;如果我的相机当时能抢出来,还要多拍好多,哎……”在与我交谈的过程中,他不断地埋怨自己当时没有抢出相机,言语里充满了遗憾和自责。14日晚,东汽厂宣传部彭部长知道他的情况后,勒令他马上治疗。一照片,第三节腰椎断裂。医生命令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接受治疗。但这可能导致下肢瘫痪的重症,在当时的地震灾区只能算轻伤。谢瑞发理解灾区的这一切,开了药,每天和主治医生保持电话联系,也可以说是电话治疗。在中江广福镇开了间私人诊所的朋友,主动将他接来此地治疗、静养。谢瑞发说:“这里的条件很好,我很满足了,还活着,有那么多朋友在关心我、帮助我,我很感激。”
在这之前,记者已去过大地震后的汉旺镇,目所能及,惨绝人寰,那就是人间地狱,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本能是外逃,但我们的摄影家却和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医务工作者一样,没有犹豫,在第一时间冲进灾难现场。他们在危楼与废墟间穿梭,将生死置之度外,把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凝聚成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他们是灾难亲历者,是历史见证人,更是这场灾难的记录者。摄影人的天职在他们最初拿起相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们不会退却。记者在采访东汽厂宣传部副部长刘志前时,他非常感叹地说:“虽然东汽厂遭受了这么巨大的灾难,但东汽人的精、气、神没有垮。温总理说,‘我相信汉旺人民一定很坚强’。我们宣传部的老谢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那样的情况下了还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这种精神是很宝贵的。”
贾跃红代表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和四川的全体摄影人,向谢瑞发表示诚挚地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他说:“对我们摄影人在地震灾区的英勇表现感到无比骄傲。你是在抗震救灾的现场负伤,是在救助同事的过程中负伤,我们感到更加地钦佩。作为四川摄影的组织者,我深知在任何的突发事件中,不需要组织,每一个真正的摄影家都会在第一时间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第一线,用相机记录下真实的历史镜头和感人的珍贵画面。你是我们知道的我省第一个在抗震救灾中负伤的摄影家,我们在感动的同时也很心痛,我们要向你学习,我们感谢你。我同时也转达协会办公室主任李绍毅的问候,希望你能早日康复。”记者了解到,现在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正在了解、收集各地摄影家协会受损失的情况,会员伤亡情况,在掌握了实际的情况后,会点对点地进行一些帮助。贾跃红说:“广东、河北、重庆等地的摄影协会向我们表达了问候并伸出援手,我们觉得不孤单,同时我们也要让广大的会员知道,他们在英勇奋战的时候也不孤单。”
在采访过程中还有件事情也让记者很感动,现在每天来给谢瑞发打点滴并随时观察病情的这位乡间医生叫王立富,地震发生后他立即以手机短信的形式,给中江县卫生局丁勇局长请命:“申请自愿上救灾前线,随时待命,随时出发。”他说,上前线的愿望没能实现,但现在能尽我微薄之力帮助谢老师治疗、康复,也算满足了我想为灾区人民作点贡献的愿望,我一定会尽心尽力的。言语之朴实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在这场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不仅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更有在千千万万的文艺工作中象谢瑞发这样的勇者和战士,也有更为广大的普通民众的心手相连、同心协力。这一切共同构筑了抗震救灾的钢铁长城,表现出英雄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在废墟上坚强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