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微信公众号

搜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邮编:610021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41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
>
金像奖获得者陈锦杨麾授课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

金像奖获得者陈锦杨麾授课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

作者:
来源:
2017/11/24
浏览量

金像奖获得者陈锦杨麾授课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

 

 

    2016年12月16日在攀枝花米易县开班的全省手机摄影乡村辅导站培训班上,我省摄影名家陈锦、杨麾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在摄影上的经验,图文并茂地讲述他们在创作中心得和遗憾,分享他们各自对摄影、艺术、文学、生活、责任、担当等的理解。鼓励学员们扎根生活,关注民生,创作出积极的、内容丰富的好作品。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杨麾 

   摄影家杨麾上个月刚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为准备此次授课,专门选编了他40余年来所拍摄的成功和失败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作品的拍摄方式,强调怎样才能抓住摄影中幽默元素、决定性瞬间、用光、构图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在讲解中把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告诉大家,强调把情感融入作品的重要性。他说,在创作中作者要有朴实的虔诚的心,对你所拍摄的对象应充分尊重,要有家乡对生活热爱和感恩的心,对这一方水土和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保持热情和敬畏!忠实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生存环境,而不是用相机干扰他们。与他们交流,把自己融入进环境之中,使被拍的对象忘记相机的存在,要牢记作为摄影人的使命,冷静客观地记录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将情感融入在作品里,才能拍出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的好作品。  

 

   他还针对不同选题具体讲解拍摄过程及编辑过程,以及国内不同刊物选编作品的差异和趋同。他强调了坚持传统纪实手法拍摄应是纪实作品的主要手段,希望大家在拍摄中作好文字工作,认为文字应对纪实画面有进得一步延伸和说明,以增强作品的纪实张力。    

     杨麾老师授课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乡土气息,上攀高峰下接地气,受到学员欢迎。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陈锦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陈锦,则从相机与手机的不同功能讲起,分享他的创作经验。 他以《身边那些事》为题,与大家摆起了"龙门阵",讲述了他在摄影路上体会。既亲近又轻松。他说,大家喜欢摄影,是想从摄影中得到快乐,快乐摄影已经成为了当下全民摄影的一种体验。但是,对我来说,在具体完成某一摄影任务或选题的过程中,许多时候是痛苦的,这就涉及到我们怎么面对的问题。创作有时候不一定是快乐的,但是,每个摄影人都应该具备艺术的情怀,而不要以功利之心去摄影。他在讲到他的《茶馆》专题时说,许多人已经把我当成了四川茶馆的文化符号,但是,茶馆不仅是我的符号,还是四川的符号。他说,我很高兴能为我生活的城市做点什么而快乐,并非仅仅把自己当成了某种符号,那样不是一种开放的胸怀,也拍不好照片。  

   他针对性地讲到,如何使用不同的摄影器材,是值得大家研究和实践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就目前情怳来看,相机与手机功能各有不同。受恵于科技成果,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拍摄的影像适时带给大家分享的快乐,这是相机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坐各位都是来自最基层的手机摄影骨干,应该以手机摄影的方式去影响身边人,用好手机的长处去记录生活,用手机摄影的方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陈锦鼓励大家多走出去,开阔眼界,增加视野,相互比较,应该具备国际化的眼界,寻找我们与外界的异同,才能提高自己,提高作品。他同样表达纪实摄影应该尊重生活本身而不去打扰他这个原则性问题,并进一步认为,应该"去艺术化"。他用摄影图片与大家分享了去年只身印度之行的沿途经历,用具体作品讲解,什么叫艺术化和怎样才能做到去艺术化。      

     陈锦以丰富的经验和讲解的亲和力受到学员喜爱。 

 

     两位授课老师皆是立足本土,把身边的故事拍得极其精彩的摄影家。他们坚守艺术为人民抒写的信念,把一生的热情和追求都投射在这片热土上。他们不仅为变迁中的中国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影像而载入史册,也在一过程中丰富、完善并最终成就了自己,成为了我国纪实摄影方面的代表人物。(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