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微信公众号

搜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邮编:610021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41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
>
>
2011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柳州召开 四川省影家协会等应邀作大会发言

2011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柳州召开 四川省影家协会等应邀作大会发言

作者:
来源:
2011/08/01
浏览量

2011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柳州召开  四川省影家协会等应邀作大会发言

 

2011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在广西柳州召开   吴承欢摄

  2011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7月26日至30日在广西柳州召开。

  会议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在观看首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了中国文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会精神,通报了2010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以来中国摄协的主要工作和2011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出席会议的中国摄协及其各团体会员单位的负责人,列席会议的中国摄协机关各部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及广西各级摄协负责人就有关议题进行了大会交流和分组讨论。我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达军,副主席兼秘书长贾跃红参加了会议。

  四川、广西、上海、中石化等四个省、行业的摄影家协会应大会邀请作了发言。贾跃红在《肩负重任 开拓四川摄影工作新局面》为题的发言中,重点汇报了四川摄影协会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来所作的工作,并就:摄影人的责任与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作品,出人才;改变工作方式,延展活动平台,建立优秀摄影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养摄影新人,为开创四川摄影新局面打下基础等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协会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发言得到了大会的肯定,与会代表对四川摄影人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期间的表现和作为,纷纷表示钦佩和赞扬,对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2010年全国摄影工作会议以来,中国摄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开展品牌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积极开拓新媒体,加强协会建设和行业建设,得到了有关领导和摄影界的充分肯定。2011年下半年,中国摄协将继续推进有关重点工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把握正确导向、促进创作繁荣,加强理论评论和评奖办节工作,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完善协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团结摄影人、服务摄影界。

  中国摄协、广西文联领导李前光、潘琦、王郑生、韦守德、高琴、赵如锋和柳州市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四川省摄协)

  

  肩负重任 开拓四川摄影新局面 

 ——在全国摄影工作会上的发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贾跃红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跃红作了《肩负重任  开拓四川摄影工作新局面》为题的发言   吴承欢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大会邀请我发言,使我能有机会在这里向一直关心着四川灾区和四川摄影人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摄影家协会的朋友们,表达四川摄影家协会和我省广大摄影人的深情谢意!自“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你们对四川灾区和四川摄影事业的关爱、鼓励和无私援助给予了我们坚强的信心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在中国摄协和各兄弟省、市、自治区摄协的不断鼓舞下,四川摄影人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心系灾区、服务基层。三年来,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在中央和四川省委“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精神的指引下,在中摄协和省文联领导下,积极调动协会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摄影之所长,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宣传抗震救灾中的典型事迹,不断推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优秀摄影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作为地震灾区的摄影组织,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得到了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我省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的肯定。现在我向大家汇报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的工作,请予批评指正。

  一、摄影人的责任与担当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特大地震在剧烈摇晃后的几分钟,我省身处汉旺、红白镇、都江堰、映秀、北川------等地震极重灾区最基层的摄影家们,就已经冲到了灾难的第一现场,他们不顾生命危险,逆向而行,以高度的职业敏锐和摄影人的责任担当迎难而上,他们既是灾难的的记录者、见证人,又是救援现场的志愿者。从后来的许多图片里可以看到,什邡摄影家王新富的《地震时刻》(红白镇)、成都摄影家陈燮发出的第一张灾难现场照片《夹缝男孩》(北川)、绵阳摄影家杨卫华的《敬礼娃娃》等,无不是拍摄于地震及余震发生过程中的第一现场。令人感动的是,我们这些摄影家在面临拍摄和救援时,都毫无例外地放下了照相机,参与到救援的队伍中去,其人格魅力令人感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东汽摄影家谢瑞发地震发生后第一个冲到了逃生大门,在他用力拉开已变形的大门后,却没有在第一时间逃生,而是为其他人挡住了回弹的大门,在救援过程中腰椎第三节被反弹的门把手砸断,待他逃出后,大楼大梁断裂,相机被埋在了里面。两小时后谢瑞发借了台相机不顾腰间剧烈疼痛开始记录这个过程,直至彻底躺下。后来医生告诉他这是冒着全身瘫痪的危险在工作,他说“当时哪里想得到这些,也根本不知这些危险。”杨卫华在“5•12”当天下午不顾性命地冲进北川城,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参与救援,磨破几双手套双手还是磨出了血,人累得虚脱,他说“在最初的时刻我只能在休息的间歇拍几张片子。当时的情况顾不上拍片。”乐山摄影家靳岷江是在为映秀镇灾民运送给养的路途中牺牲的,这是我们已知的我省摄影家牺牲在抗震救灾前线的第一人。中国摄协分党组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先后派出了副秘书长解海龙、副书记王振生等深入灾区看望了靳岷江家属和谢瑞发等众多灾区摄影人,并送来分党组、主席团成员捐助给靳岷江的抚慰金。这给了我们极大地安慰和鼓舞!在余震不断,泥石流冲击、堰塞湖崩塌等危险依旧存在的抗震救灾阶段,全国的摄影家们都无私地伸出了援手,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许多人还深入前线,让我们身处重灾区的摄影人倍感温暖。作为四川摄影工作的组织者,我认为我省摄影人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

  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精品,出人才。

  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为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宣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时代和民族精神,协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大力宣传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协会的重要工作。注重抓重大题材、重点作品,在灾后恢复重建上狠下功夫,从理论、创作、辅导等多方面入手,抓精品创作,发现并培养新人,进一步团结全省的摄影家,夯实四川摄影的基础,为四川摄影事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为四川摄影的大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个时期,协会组织的抗震救灾《“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展览及画册;“5•12”汶川大地震摄影研讨会;苏碧群的反映抗震救灾精神的大型画册及展览《瞬间——“5•12”汶川大地震》;金平的反思“5•12”灾难的大型画册《天启》;协会组织的反映灾后人民群众生活的《爱的见证—摄影家眼中的灾后重建》大型画册;田捷砚的首部反映“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航拍画册《震前震后》,协会承办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在日本东京和《“凤凰涅槃 辉煌重生”——灾后重建摄影展》在香港著名的星光大道展出,用影像作品积极介绍了灾区的情况,宣传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精神;今年还先后参与完成了《影像见证 汶川涅槃》、《大爱•情怀—文艺工作者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三周年》、《永恒瞬间——“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摄影纪实展》展览及画册组织工作。据统计,我会主要参与已出版的有关汶川大地震的画册6 本,有40人荣获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有5人获得“2010抗灾救灾优秀摄影家”,50人的作品入选中国摄协《影像见证 汶川涅槃》画册。这些展览及画册里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典作品,成为了这个时代精神反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同志在今年四月参加“全国百名文艺工作者看四川震后重建”活动期间,专程观看了协会承办的《大爱•情怀——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文艺工作者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三周年摄影展》后说:“展览非常好,感谢摄影人,你们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瞬间,这些宝贵的图片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这是包括四川摄影人在内的全国摄影人的共同贡献!

  三、改变工作方式, 延展活动平台,建立优秀摄影志愿者团队。

  有媒体说,2008年是中国志愿者元年。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准确,但就四川摄影家协会来说,这的确是四川摄影志愿者的元年。自汶川大地震以来,我省涌现出的众多摄影人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文化事业之中,这些志愿者热情、主动,其中不乏优秀人才。协会意识到应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主动融入社会的发展,适应摄影形式的改变,认清摄影人结构的变化等,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摄影志愿者,将目光对准普通摄影者,给他们创造有利创作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为他们寻找有利于摄影水平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站在更高的舞台上参与摄影文化的建设。协会在通过服务基层的活动中,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志愿者团队,请他们参与协会工作,并逐渐将“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交与他们管理。这个志愿者团队,在震后对运行的网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版,建立了灾后重建交流区,他们的专业水平之强、执行国家政策、法规水平之高,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之到位,团队的辐射力之深广令我惊讶。三年多来,协会通过网络,将工作延伸到了乡村,直接服务基层摄影人和基层摄影组织,发现基层优秀摄影人才。网站成功地延展了传统工作空间,成为了协会工作的有力抓手。正是这个全部由志愿者组成的优秀网络管理团队,使协会在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上的许多探索成为可能,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去年底,中国艺术报在报道中称:“在四川省文联系统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四川摄影家协会网走在了前面,其探索性和成功之处在全省文联系统中都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而这些都是我省广大的摄影志愿者所做出的努力。

  四、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养摄影新人,为开创四川摄影新局面打下基础。

  震后,为加快灾区人民心灵重建的进程,文艺承担了重要的工作,在心灵重建、文化重建等一系列精神家园重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协会发挥所长,加大了“送摄影 到基层”的力度,强调要多为灾区群众、基层群众和偏远地区的文化建设做实事。三年来,省摄影家协会通过各种形式,每年都组织了十多次到地震灾区和偏远地区、民族地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地震重灾区和市州一级的活动更多),而摄影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把照片直接送到群众手中。受惠于科技进步,“即拍即打”是最受群众喜爱的“摄影惠民”形式,是发挥摄影的艺术特长,把文艺成果送到老百姓生活中最直接的方式,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最充分体现。组织和实施这些活动,摄影志愿者再一次成为了主角,他们有效的协调和良好的分工、配合,使这个团队的工作成效显著而富有朝气。来自社会不同层面、不同角落、不同地区的志愿者们,在这个环境里学习和提高,为了共同热爱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时间和金钱。摄影志愿者出行费AA制是震后坚持下来的一个惯例,大部分“文化惠民”活动,四川省摄影家协会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负担租车,照片打印、装框等必要的耗材购买等费用。其余吃、住等一概由摄影志愿者自己负担。这里我向大家公布一份去年网站的志愿者们策划的一项为期几年的“最美全家福” 大型摄影惠民活动细则之中的一项:“……三、活动内容: 由省摄影家协会网牵头,组织摄影志愿者走进灾后重建新居,免费为老百姓拍摄、赠送“最美的全家福” 照片,……五、活动费用:摄影师出行费AA制,专人负责,公开透明。六、拍摄人员要求及技术培训: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积极参与论坛交流的优秀会员。拍摄技巧邀请著名摄影家上课统一培训,确保成功率……”。

  “5•12”地震以来,我省广大摄影志愿者一直就这样默默地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关爱,让自己融入灾区群众的生活。也享受著这一份温暖,表达出这个群体博大的人文情怀。协会珍惜这样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拍摄计划,做实在的事情,把“摄影惠民”做扎实、做厚实、做踏实,做到老百姓想念摄影家,盼望摄影家。在活动中提升志愿者拍摄水平,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把被动拍摄变为自动拍摄,在为老百姓服务中得到快乐,得到提升。三年来,他们不仅用手中的镜头关注着灾区的一点一滴,关注着灾后重建的进程,记录着时代的进步,更用心中的那份温情,身体力行地服务基层、持续帮助灾区的群众,这期间也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迹。志愿者李燊在震后持续帮助绵竹棚花村的钟思琪重新站起,以制作年画为起点生产自救的温馨故事令很多人感动。中国摄协和省摄协组织的“送摄影、下基层”活动她也几乎每次都参加,她曾感触地说:“到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每次都会有很多群众聚过来,从羞涩到大方地要求你给他们拍照,现场拍,现场打印,现场送,争相传看。送给他们照片是送去了我的一份心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快乐,这个过程拉近了跟老百姓的关系,从语言到眼神都能感觉到他们对你的信任,心里很温暖。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我们所到之处,你更能真切的感受到灾区不断发生的变化,灾区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他们说的最多的也是感谢。感恩的心是灾区人民共同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我们作为四川的摄影人不仅是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历史,更是在发挥着摄影的社会作用和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已不是个人的事情了。摄影人拿在手里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相机,摁动快门的却是内心所存的大爱和感恩。”这番话也代表了四川摄影志愿者的心声。作为四川的摄影人,他们处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一边感受着党和国家对四川的关怀,感受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带给四川灾后的巨变,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对四川人民的爱,也感受着四川人民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乐观、奋进的精神,正是这些深切的感受,激励着他们在积极投身到服务基层的摄影活动中的同时,也创作出了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成为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更是用作品来感谢和回报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给予他们温暖和感动的灾区人民和给予四川人民无疆大爱的全国人民。我想这也是四川摄影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不太一样的地方。

  去年在重灾区理县桃坪羌寨开展的“摄影惠民”活动时,村里五十多岁的龙秋花大妈,站在天安门的背景布前拍完照后,满足地说:“这下对了,我们全村人照过像后都算去过天安门了。”另一位阿妈的全家福虽说只有自己一个人,但她一点也不觉得失望,她说“孩子们现在外地打工,不过没关系,我会把照片寄给他们,让他们看看大家都在关心,我们在家的生活非常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心的工作了。”在中国摄协有关部门推荐下,今年五月《人民画报》杂志选择了我省的志愿者在桃坪乡拍摄的反映灾后重建主题的作品作为封面,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摄影志愿者最大的褒奖和鼓励,也是对我们坚持做好基础工作的肯定,坚定了我们这条路走得对得信心。我觉得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就会有一批含金量很高的作品,相信也会出现一批优秀的摄影人才。我认为这是四川摄影人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的自觉惠民举措,在为基层服务的同时,也能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经验在文化惠民的多样性和方式上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都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去年,中国摄协副主席邓维来四川灾区慰问后,在《中国摄影报》等媒体发表的文章《摄影志愿者,正本清源的一面镜子》中说:“……一连三天,……十几位四川省内各地的摄影志愿者,他们年龄各异,经历各异,处境各异,但人人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分工的事情,尽心竭力让灾区群众感受到摄影人的一片诚意……这些志愿者没有报酬,事后的相关报道中也没有他们的名字。望着他们疲惫不堪、满是泥浆的身影,听着他们相互鼓励、从容达观的笑谈,……油然而生的只有敬意!……”

  我认为,四川有这样一批如此纯粹、如此投入的摄影人,不愁不出作品,不愁不出人才,四川摄影事业一定能再上台阶。

  五、感谢

  最后,我受达军主席委托,代表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表达四川摄影人感恩之情和信心。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来自中国摄影家协会组联部、中国摄影报,贵州省、广东省、河北省、重庆市、上海市、云南省、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等的来电问候,(重庆市、广东省摄影家协会还在第一时间通过理事会等募集慰问金发送给四川灾区基础摄影组织和个人)。中国摄影家协会还连续三年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著名摄影家小分队到四川灾区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对四川摄影人最大的关怀和鼓舞。转眼间,地震过去三年了,今年5月7日,“影像见证 汶川涅槃”纪实摄影作品展在北京开幕当天,李前光书记亲切接见了来自四川的摄影人,对他们在三年抗震救灾中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和感谢。“5•12”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中摄协党组成员高琴也来到成都出席了《永恒瞬间——“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摄影纪实展》,还前往汶川、都江堰、绵阳、北川等地震灾区慰问灾区的摄影家。四川摄影人有中国摄协和全国各地摄影家协会、摄影组织等的关爱和帮助,有这样一个坚实、温暖的大家庭,我觉得很踏实,很有信心!在中国摄影家协会“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表彰会”上,我接受《中国摄影报》采访时说过:“面对这场灾难,所有中国人都说,我们身后有强大的祖国。而我还想说,我感觉到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组织,那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会在在感恩中奋进,牢记“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的使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回报所有关爱四川、支持四川的人们!

  谢谢大家。

   

(编辑 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