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微信公众号

搜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邮编:610021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41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
>
>
我的家乡美如画——“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采风活动在绵竹年画村

我的家乡美如画——“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采风活动在绵竹年画村

作者:
来源:
2011/05/23
浏览量

我的家乡美如画——“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采风活动在绵竹年画村

 

美丽的绵竹年画村

  本网讯(记者 邓风 李燊 《中国艺术报》记者余宁)23日,参加《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纪实摄影展》采风活动的中央及我省主要媒体的记者和全国知名摄影家,分别结束了青川-北川-绵竹一线和汶川-彭州-什邡一线的采访后在绵竹年画村圆满汇合,一同参观了德阳东汽后回到成都。

油菜花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22日早晨,美丽的“绵竹年画村”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油菜花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散发着迷人的馨香,点点梨花蔓延在浅丘的山坡,年画走廊蜿蜒如精致的银丝,将棚花、玄郎、遵道、金花、九龙……等村镇如珍珠般串坠在一起,好一幅恬静闲适、温润大气的水墨写意。行走在美丽画廊里的摄影家们犹如画中点景,各自竟如痴如醉起来。新华社记者陈燮说:这里是我的家乡,但我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却是路过这里没有停留而直奔了北川,发出了震后的第一张照片“夹缝男孩”。我了解我家乡的亲人是因为他们朴实而坚韧,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坚强站立起来。在后来的整个恢复重建中我对她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和心血,震前她美如画,当时我就相信“我的家乡一定能还能够美如画”。

绵竹土门的“谢”婆婆

“谢”婆婆的作者新华社记者陈燮专程前往看望并在其家门前合影

四川省摄协副主席贾跃红(左一)林强(右二)绵阳晚报记者杨卫华与陈燮及采风团成员一同看望“谢”婆婆

  在遵道镇棚花村,王明云大哥骑着他装满新鲜猪肉和各种时令蔬菜的电动三轮悠闲地卖着。他告诉记者他家在附近的文风村,地震后各村的公路大都重修过,平了,宽了,“于是我就买了这车,每天早晨骑车去绵竹城里的蔬菜批发市场进几百元的货,然后就到各村耍着卖,方便大家嘛,我每天也有四五十元的纯收入哦。”“我家有四口人,生活还将就,有吃有住的,满足了。”在玄郎村,“玄郎人家农家乐”的小屋被前来吃午饭的摄影家们挤得满满的,女老板刘小蓉一边上菜一边埋怨自己:“早晓得生意这么好,当初就该把两间房子都打通,楼上也用来接待游客。”她说:“连师傅带小工请了五个人,加上我有时都还搞不赢。” 金花镇玄郎村原址位于大山深处,原名玄郎沟村。地震后村子损毁殆尽,由于原址地处地震断裂带上,恢复重建中在江苏省援建下选址遵道的棚花村异址迁建。目前,景色宜人,环境优雅的玄郎村已成为观光、旅游、休闲、美食、品花的上佳去处吸引了八方游客,难怪刘老板要埋怨自己太没有想象力。在新建的九龙镇各种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商铺云集的“水街”也即将开街,小镇广场上的十余辆观光电瓶车引起大家的注意,原来这是为今年绵竹梨花节准备的“沿山乡村观光车”。如今这已是震后的第二届梨花节了。绵竹在江苏援建方的大力支援下,不仅迅速恢复了生态农业,传统手工业等,并且将这些进一步发展为观光农业和旅游产业,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农民增收,整个产业链已健康循环发展。

在遵道镇棚花村,王明云大哥骑着他装满新鲜猪肉和各种时令蔬菜的电动三轮悠闲地卖

沿山乡村观光车

杨卫华惬意地乘坐在沿山乡村观光车上

玄郎村一景

 

玄郎村一景

 

玄郎村一景

  在遵道镇,记者看望了多次采访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93岁高龄的著名“绵竹年画”老艺人陈兴才。老人家身体硬朗,精神爽朗,见到记者兴奋健谈:“地震过后冯(冯骥才-记者注)老师就来看过我,关心得很。现在的画比以前好卖嘛,涨价了。儿子、孙子都是我徒弟,他们的画也好卖。”地震后从地方到国家对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都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绵竹年画”以及它的传承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怀,不仅传承人受到良好的保护,年画生产也在各方的帮助下迅速得到恢复。现在,在陈兴才老人的“绵竹民间年画坊”对面,建成了“中国绵竹年画博物馆”,馆内以及棚花村的“绵竹年画承习所”不仅收藏和展出有传统的绵竹年画,还有一批学习和制作绵竹年画的年轻人和从事年画市场营销的专门队伍,使之这门古老的优秀民间工艺健康传承。

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93岁高龄的著名“绵竹年画”老艺人陈兴才

林强在老艺人的工作作坊

村子里随处可见的感恩年画

  “中国绵竹年画博物馆”也成为了此次活动两条采风线成员最终的汇合地点。来自全国的摄影家们在“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活动中汇集在这样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地点,成为继续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科学重建精神的重要使者,从而赋予了该活动积极的精神意义。

  

美丽的绵竹年画博物馆

村里的年轻人已在绵竹年画承习所里学习制作传统绵竹年画了

 

  

记者手记   

   为期四天的“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采风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了,摄影家们在德阳东汽巨大的厂房前合影留念,这里的每一栋大楼都张示着这样的《东汽精神》: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忍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用攀高峰。这何尝不是中国精神呢!

  记者想起了大巴车出发的那一天。在前往新北川的车上,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的编辑李燊打开她的笔记本电脑,将网站汇集的地震三年来的报道专辑展示给大家,请摄影家和记者们讲述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中国摄协副主席张桐胜讲述了他们一家人在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投入抗震救灾的故事,他的夫人作为部队医生在救灾一线整整坚守了53天而没有轮换下来以及他收养的三位孤儿;陈燮讲述他在奔赴北川路过家乡而不能停留的心疼,他说作为记者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是在第一时间将你看到的最新新闻发出;绵阳晚报记者杨卫华没有提他那张感动了所有中国人的“敬礼娃娃”,而是讲述了他帮助过的“夹缝男孩”旁边的另一位男孩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中国艺术报记者余宁讲述了他在当时的5月31日飞赴汶川采访回到驻地后,得知与他乘坐的飞机同时编组飞行的邱光华机组失事时悲壮心情;四川文艺报记者邓风讲述了他在地震后第三天奔赴北川采访在死亡的北川城度过的那个如同死亡的夜晚;李燊则讲述了她震后持续帮助棚花村小女孩钟思琪重新站起,以制作年画为起点生产自救的温馨故事……等等。在座的每一位都能一口气讲出许多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他们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坚守职责,逆向而行,在第一时间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灾难现场,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凝聚成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向世人展示了他们对这场灾难忠实而悲壮的记录。他们是灾难亲历者,是历史见证人,更是这场灾难的记录者,他们是战士,是尖兵。在那一刻,他们和所有抗震救灾的英雄们以各自的形式履行了一个自己应尽的责任。

  今天,重返灾区的他们,再次用手中的镜头记录灾后恢复重建的成果,再次见证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科学重建精神。宣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共有的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这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文化力量,是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我的家乡一定能还能够美如画”的坚定信念!

  我想,“走进灾区 寻找最美”不仅仅是要寻找目所能及的建设成就,更重要的是要追寻这样的坚定信念!

德阳东汽厂区一隅

赋予朝气的德阳东汽的年轻人

摄影家们在德阳东汽巨大的厂房前合影留念

(本网此次活动所有报道,得到了“四川文艺网”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编辑  风子  摄影  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