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微信公众号

搜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邮编:610021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41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
>
>
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影像展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果

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影像展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果

作者:
来源:
2013/12/01
浏览量

  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影像展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果

——四川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摄影研讨会侧记

邓风

  7月13日上午,“四川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摄影研讨会”在绵阳召开。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达军,副主席兼秘书长贾跃红,副主席田捷砚,副主席、绵阳摄协主席申荣,省作协机关党委书记郭中朝,来自“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摄影家协会负责人、部分摄影家以及东方汽轮机厂摄影负责人等二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还特别邀请了省文联理研室、新华社四川分社、中国艺术报驻川记者站、四川日报、四川文艺网、四川摄影网等媒体有关人员参加。贾跃红主持了会议。

   今年底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的时间节点,“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程即将基本完工。为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高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昂扬奋进的旗帜,把灾区恢复重建的建设成果向全世界展示,为历史留存珍贵的影像资料,我省将在“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前夕举办“天府之爱大型摄影作品展”并出版画册。 展览内容将涵盖与此次地震有关的典型的影像资料,展览要特别表现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全国人民对四川灾区的无私援助,要表达四川人民对所有帮助和关心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感恩,展览要向全国人民传递灾区人民的精神面貌,要表现四川依然美丽的美好画卷,要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在面对大灾大难后坚强站立的精神风采。
   此次专题研讨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召开就显得特别及时、特别有意义。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在恢复重建之初便已开始有计划地着手布置拍摄和收集相关资料。经全省摄影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身处灾区摄影家们的辛勤工作,一年多来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在拍摄过程中许多摄影家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惑,比如摄影家的个人表达如何融入展览主题、用镜头语言如何传达和刻画灾区人民面对新生活的内心世界、摄影艺术怎样表现灾区人民的心灵和文化重建等许多创作中的瓶颈问题,一些创作观念也急需厘清,还有如何对影像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编辑、挑选等细致而专业的工作等,这些问题在此次研讨会上得到了部分解决。在发言中,王达军对展览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从宏观上对拍摄的物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田捷砚对展览策划提出具体意见,从编辑学的角度谈了他对摄影的理解,他说:“摄影就是不断地补拍”。这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了“摄影是一门遗憾艺术”的观点,但他把这一观点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即“补拍”是思考的过程,是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他还有针对性地谈到了用对比拍摄的方式寻找地震时的镜头中人,以此强调地震的惨烈和恢复重建的成果,给在座摄影家很多启发;省摄协办公室主任李绍毅从人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契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在抗震救灾中《生命的敬礼》等一些影响巨大的作品成功的原因,他说:“党和政府所宣扬的正气、正义和精神与普通百姓的内心诉求其实是一致的,这就要看我们摄影家以何种视角去拍摄,摄影应该有所思考,应该有所准备,要有目的性,大家应多分析成功作品背后的东西,不要盲目跟拍。我们现在见到更多的是宏大叙事的片子,多了就显得空,表现灾后恢复重建成就更需要深入普通百姓生活和内心的作品。”;新华社陈燮认为:“往往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大都是对人物的刻画,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这种作品又是最难拍的,他需要与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他希望摄影家多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而不是更多地对准领导和建筑;来自都江堰的周金平介绍、总结了该市在组织、展览灾后恢复重建摄影展的经验得失,董大千、段雪朝分别谈了广元、青川的经验和困难,绵阳的李伟在发言中希望灾区摄影家“不要迷失在自己家门口”,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事,沉下心来与灾区的群众交朋友,才可能出好作品;彭州的毛蒂、东汽的刘岗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现状。省作协郭中朝说:以文学的形式解读摄影或以摄影的方式表现文学,是一个新的尝试,去年出了一本抗震救灾的“诗歌-摄影作品”是成功的,在恢复重建中我们还要深入合作,从多个角度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可歌可泣的恢复重建过程。省文联理研室邓风在发言中认为,摄影本身是一个极具个人表达的艺术,就展览而言,宏大的叙事场面当然应该有,但摄影家的独立表达不应该缺失。他认为通过作品渗透出来的摄影家们个人情感的真实表现,是推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力量之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作品带给人的震撼和力量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力量,所以,摄影家们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展览策划应该注重这方面的作品,技巧到应该放在其次。他希望这样的研讨会应该多开,希望打破摄影的界限,邀请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美术界、评论界、作家甚至灾区群众等多方面的人士参与研讨。

   陈黔鲁作了总结发言,他说,四川摄影人要为中华民族的记忆留下真实的影像,拍摄具有震撼力的作品。用镜头记录灾后重建中的重大历史事迹、人物,推出让人记忆深刻的代表性作品、叫得响的精品力作。他要求全川摄影人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恢复重建一线,深入恢复重建灾区群众生活,发现和挖掘基层摄影人的作品,力争最优秀的摄影作品出在我们四川省摄影人的手中,作为在四川灾区的摄影家,不能愧对全国人民,不能愧对这个伟大的时代。

   贾跃红对具体事项作了部署,各地摄协责任人表示立即行动,对具体方案进行落实,并随时与省摄协保持沟通。

   据悉,四川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大型摄影作品将从即日向全川征集。(摄影:李燊)

 

  

 

 

 

  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达军,副主席兼秘书长贾跃红,副主席田捷砚,副主席、绵阳摄协主席申荣,省作协机关党委书记郭中朝,来自“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摄影家协会负责人、部分摄影家以及东方汽轮机厂摄影负责人等二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黔鲁(右)作了总结发言,他说,四川摄影人要为中华民族的记忆留下真实的影像,拍摄具有震撼力的作品。用镜头记录灾后重建中的重大历史事迹、人物,推出让人记忆深刻的代表性作品、叫得响的精品力作。他要求全川摄影人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恢复重建一线,深入恢复重建灾区群众生活,发现和挖掘基层摄影人的作品,力争最优秀的摄影作品出在我们四川省摄影人的手中,作为在四川灾区的摄影家,不能愧对全国人民,不能愧对这个伟大的时代。

 

 王达军对展览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从宏观上对拍摄的物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绵阳市政协常务副主席陈友学(右)在研讨会上发言。

 

省作协郭中朝说:以文学的形式解读摄影或以摄影的方式表现文学,是一个新的尝试,去年出了一本抗震救灾的“诗歌-摄影作品”是成功的,在恢复重建中我们还要深入合作,从多个角度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可歌可泣的恢复重建过程。

 

绵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申荣认真记录研讨会上的精彩发言。

 

田捷砚对展览策划提出具体意见,从编辑学的角度谈了他对摄影的理解,他说:“摄影就是不断地补拍”。这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了“摄影是一门遗憾艺术”的观点,但他把这一观点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即“补拍”是思考的过程,是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他还有针对性地谈到了用对比拍摄的方式寻找地震时的镜头中人,以此强调地震的惨烈和恢复重建的成果,给在座摄影家很多启发。

 

省摄协办公室主任李绍毅从人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契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在抗震救灾中《生命的敬礼》等一些影响巨大的作品成功的原因,他说:“党和政府所宣扬的正气、正义和精神与普通百姓的内心诉求其实是一致的,这就要看我们摄影家以何种视角去拍摄,摄影应该有所思考,应该有所准备,要有目的性,大家应多分析成功作品背后的东西,不要盲目跟拍。我们现在见到更多的是宏大叙事的片子,多了就显得空,表现灾后恢复重建成就更需要深入普通百姓生活和内心的作品。”

 

新华社陈燮认为:“往往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大都是对人物的刻画,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这种作品又是最难拍的,他需要与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他希望摄影家多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而不是更多地对准领导和建筑。

 

四川省妇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何军在研讨会上 。

 

四川日报记者何茜在研讨会上进行现场新闻报道。

 

  段雪朝谈了青川的经验和困难。

 

东汽的刘岗(左)、彭州的毛蒂(中)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现状。绵阳的李伟(右)在发言中希望灾区摄影家“不要迷失在自己家门口”,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事,沉下心来与灾区的群众交朋友,才可能出好作品。

 

董大千谈了广元、的经验和困难,都江堰的周金平介绍、总结了该市在组织、展览灾后恢复重建摄影展的经验得失

 

省文联理研室邓风在发言中认为,摄影本身是一个极具个人表达的艺术,就展览而言,宏大的叙事场面当然应该有,但摄影家的独立表达不应该缺失。他认为通过作品渗透出来的摄影家们个人情感的真实表现,是推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力量之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作品带给人的震撼和力量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力量,所以,摄影家们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展览策划应该注重这方面的作品,技巧到应该放在其次。他希望这样的研讨会应该多开,希望打破摄影的界限,邀请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美术界、评论界、作家甚至灾区群众等多方面的人士参与研讨。

 

贾跃红对具体事项作了部署,各地摄协责任人表示立即行动,对具体方案进行落实,并随时与省摄协保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