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微信公众号

搜索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邮编:610021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41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
>
光影声色 199幅照片记录四川时代“芳华”

光影声色 199幅照片记录四川时代“芳华”

作者:
边钰
来源:
川报观察
2020/08/20
浏览量

川报观察记者 边钰

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新建成的村道蜿蜒向前;凉山州昭觉县库莫乡瓦渣古村、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村民们正背着家当,兴奋地前往新居;百里之外的泸州,雨后初霁,苍穹之下,拱形彩虹横跨城市……8月15日,四川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展,展出199幅(组)摄影作品,涵盖了近几年国内外重大时事变化,涉及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援藏援彝、长江禁渔、乡村旅游、直播带货、信息时代等题材。

图片均由四川省摄影家协会提供

这些“冒着热气、沾着露水”的作品,把发生于不同时间、地点的四川故事汇聚一堂,生动展现了我省摄影人用脚步丈量土地,以影像记录壮丽时代的画卷。据悉,展览将免费展出至8月31日。

投稿作品翻倍 多元作品勾勒川人生活

作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全省性摄影艺术展览,四川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设记录和艺术两大类别。截至7月,收到1700余名作者2万余幅(组)作品,作品数量较上一届翻了一番。

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在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四川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评委陈锦看来,好照片的标准就是对套路的突破,有创新的手法或观念的作品。评选中,他发现,除了老一辈摄影人的精品力作,还有不少“后浪”奔涌而来。这些年轻摄影家的作品,受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影响,将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法融为一体,为解读时代提供了新视觉的审美体验。比如,施金宇的组照《隔离日》,将镜头对准疫情期间自己在宾馆的隔离生活。他用日记加照片方式,纪念特殊时期的生活日常。这位年轻人还别出心裁,将自己的三餐汇总,27张三餐食物,颜色、种类各不同,展现了川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

陈先彬和覃明忠等集体创作的组照《保健品也疯狂》,则用戏剧手法,反讽当今社会人们对保健品效能的夸张鼓吹,给人以电影之感。长卷画面里,面对保健品,人们围观、起哄、疯抢……让人啼笑皆非,戏剧张力十足。

组照《第一书记的一天》。王俊英/摄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成为这次展览的“爆款”主题。《大地色块》里,黄世辉将目光聚焦南充市嘉陵区河西镇江中村,用一个月时间,航拍记录下这里的春耕播种。田野里,农耕留下一条条竖线,像是五线谱,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音。何泽琼的《搬新家》、王俊英《第一书记的一天》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感人瞬间。《仙境渠江桥》《天鹅畅游长江泸州段》《航天梦想》等则从四川基建建设、生态变化、科学技术等入手,展现这片热土的点滴。

业余选手摘金奖  复活惊心动魄瞬间

四川美术馆2楼展厅,一幅名为《生命线》的作品悬挂在展厅右侧。过往的观众行至此处,都会不由得感叹一句:“可真险!”正是这幅“险”作,摘得本届摄影艺术展金奖。

金奖《生命线》。原永新/摄

能从2万余幅(组)作品中突出重围,摘得金奖,拍摄者实力不容小觑。他是谁?开展当天,这位“黑马”现身现场。让不少人惊奇的是,眼前这个瘦瘦的大爷,只是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他叫原永新,玩摄影不过是他退休后这一两年的事。

站在作品前,原永新回忆起自己的拍摄故事。去年8月一天,他偶然经过广安市和兴镇鸭子河,因为连日暴雨,河流上游突发大水,一位老人被困河心,情况十分危急。随即赶到的消防官兵,将一根绳索系在老人身上,往岸边拖拽。水速和救人的博弈,揪着现场每个人的心。

《抗疫急救车》。张进/摄

“什么是好的记录照?有故事、有温度、又有力量!”眼前的一幕让原永新灵光一闪,他举起相机,对着河中场景拍起来:竖式构图里,淹过人脖子的河流湍急向前,人被冲得七倒八歪,面部表情扭曲。一根细细的长绳,串联起消防官兵和被困老人的生命……时隔一年,再来看这样一幕,仍能从画面中感受到命悬一线的危急。

在原永新看来,照相机就是一本写生簿,捕捉即时灵感的工具。摄影人需在瞬间对你所看到的一切提问并做出决定,并通过一个有限的取景器向人们解释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此次展览上崭露头角的新手还有不少。德阳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左世华透露,本届摄影艺术展仅德阳就有14位摄影人拿奖,其中不乏像原永新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我们既需要专业摄影师的精品力作,也需要普通大众通过相机,记录大时代里每个平凡人的惊心动魄的瞬间。”

走入田间乡野  让镜头装满温情

摄影家的眼睛,永远盯着时代正在发生的故事。他们只须前后移动1毫米,便可以让画面线条灵动起来;也可起身或屈膝,改变视角下呈现之物;或是把照相机放置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在摄影家曾艳的组照《援彝干部——伍艺》里,这样的细节无处不在,润物无声。

曾艳作品。

2018年6月,作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援彝干部,伍艺来到凉山州布托县拉达乡店子村,担任“四治”专员。两年时间,她走访扶贫户,真情结对帮扶。

为了展现平凡援彝干部的日常,曾艳多次跟随伍艺,同吃同住,用镜头展现这群人的“最美面貌”:大雪封山,伍艺和村民一起铲雪开路;雨天道路泥泞,伍艺又现身民居,向村民讲解政策;暖阳下,伍艺是孩子们的“阿妈”,细心地为孩子们梳理头发;店子村村民女儿出嫁,伍艺受邀做客。围着篝火,大伙欢声笑语,火苗照亮着人脸,也温暖着人心。

铜奖《航天梦想》。吴渝/摄

每一幅照片里,打动人心的不是精美的构图,不是出色的光影,而是藏在细节里的真实。比如,在一张照片里,武艺的脸占据了二分之一的画面,她淡然地擦拭着流出的鼻血。不需要技巧、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晕染,简单的画面,自然而然生出一种情绪。曾艳需要做的,就是按下快门,把这份真实表达出来。

黄世辉作品。

这样的真实细节,还藏在更多的展出照片里。《若尔盖县崇尔乡中心校》里,新校园干净舒适,孩子们像在草原上一样,习惯性卧躺在走廊上写作业;《昭觉县“悬崖村”扶贫安置点》,走向新居的男孩通过直播,将自己的搬家细节分享给网友。

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影就像跳交际舞,需要摄影师跟所处环境共舞,环境里的人、事、物都有他们的节奏。诸如曾艳一样的记录者,把眼睛所见和心灵间存在的“某种节奏”巧妙结合,用摄影绘画速写了一个个故事性的画面,让人在细节里感受到这片热土上平凡之中的可爱和可敬。